|  热门主题
|  推荐主题

标题: 你把花儿夹在了哪本书中
old发表于 2008-4-14 00:23 
头衔: 超级版主, 注册时间:2004-10-14
Rank: 8Rank: 8
 
积分8328
精华 112点击查看精华 帖子2715
声望 8328
现居城市  Edmonton
你把花儿夹在了哪本书中


文/木叶

  
  北京。岁首。书展。
  何等规模何等景致的图书之宴,均不过是与具体某一本书的相遇。
  有一个人,与你共同出现在生活的某一页;有一枝花,你不知夹在了哪一本书中。
  
  “我死的时候,忘了跟你说再见”
  
  人无不是从童年过来的,回望之时,落叶纷纷扬扬。在京城,作家梅子涵不止一次讲到湖北美术出版社引进的《爷爷变成了幽灵》一书。
  开篇,爷爷便死了。妈妈说爷爷去天堂了,爸爸说变成泥土了,小孩艾斯本不信。晚上,一睁眼发现爷爷坐在床头。于是问,爷爷你不是死了吗,怎么回来了?爷爷说,我是死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回到这里。小孩就说,你变成幽灵了。爷爷死后,小孩就着迷于一本关于幽灵的书。小孩就说我们试试看,一试,爷爷居然能破墙而出,果然是幽灵。
  据说,如果人死后还有一件事忘记在人间,那么就会回到原来的家里。于是爷爷就想,我有什么事忘在了家里?孩子总会问您想起来了吗,爷爷说没想起来。有一天,爷爷说好像这个事跟你有关,于是这个孩子就开始想他跟爷爷的往事。终于在这个孩子想啊想的时候,爷爷意识到了什么,他说,我想起来了:“我离开的时候,我死的时候,忘了跟你说再见。”
  接着爷爷跟孩子说,我现在要跟你说再见。爷爷跟孩子两个人都哭了,哭完以后,爷爷说我很快就要见到你的奶奶,我会代你向奶奶问好。你要乖一点,但是不要太乖;我们两个以后要互相想念,但是不要想得太多。
  最后爷爷这个幽灵破墙而出。孩子看到远行的爷爷,呼出一口气:好,一切都好了,明天我可以上幼儿园了。因为前两天小孩早晨一起来便跟爸爸妈妈说,爷爷回来了,爷爷变成幽灵了,爸爸妈妈以为这小家伙脑子有毛病了,就说你别上幼儿园了,所以已有好几天没上幼儿园了,现在可以去了。
  虽不曾看过这本书,但觉得已然看过了。这一故事想必包含了梅子涵的演绎与情感,而我如上的转述再次改变了它,但越来越觉得这一切均已不再重要:你要么去寻这本书来细读,要么记住这个“再见”,然后转过身去。
  
  “《哈利•波特》中很诱人的魔法学校,在《鬼磨坊》里早就有了”
  
  北大教授曹文轩很明了,当他说《鬼磨坊》是真正的幻想文学时,便意味着某些作品并非真正的幻想文学。他真正想说的是,当下中国大部分作品属于幻想作品。
  他曾对日本朋友说,《指环王》是一部幻想文学,而《哈利•波特》是幻想作品,言外之意后者文学性不高。他虽不会说这个风行全世界的作品很烂,但亦决计不会将其归入优异之列。
  “《哈利•波特》中很诱人的魔法学校,在《鬼磨坊》里早就有了!”
  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是德国当代杰出的青少年文学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的这部《鬼磨坊》为其重要作品,据说宫崎骏在拍片时曾参考此书。也许吧。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中叶,在克拉巴特十四岁时,父母双双死于瘟疫,接下来便是他如何进入鬼磨坊成为一名学徒,而后又如何破解鬼磨坊里的秘密、寻觅自由和快乐的故事……
  个人的感觉,读这本书时要留意其中克拉巴特的怪梦,和那把神秘的刀。当然,还有与幻想同共在的爱情。
  
  “替《一代军师》作者产生负罪感”
  
  没想到批评家李敬泽会推荐《一代军师》。作者网名,随波逐流。
  小说起初是在网上连载,最终达一百余万字。
  李敬泽看此书时总会想到诸葛亮,这个人成了历史使命的载体,几乎谈不上什么个人生活,而这部小说中的军师江哲非常成功。小说也有个“隆中对”,且最终全部实现,天下的好事基本上让江哲一人给占尽了,既参与了历史,又有丰富的个人生活,尤为符合今日诸君对于第一毒药——成功——之梦想。
  这是一部仿历史小说,在一个虚拟的时代展开。李敬泽认为是以三国为原型,还影影绰绰有着一点儿北宋初年的天下大势。
  《一代军师》有着非常强的网络文学特色,将李杜诗篇、现代诗歌拼在一起,将各时代的物事糅在一道,对于诸多观念的处理同样恣肆得很。
  “《一代军师》是一个关于历史的电子游戏式的东西,”李敬泽表示,“我看这种作品时有着负罪感,替这个作者有负罪感。”
  换个角度而言,李敬泽也承认,“这些网络作家有和我们不同的想象视域,在他们的自由的力量中,是有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和重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因素的。”
  不过,这么一个大部头变成纸本时有五六十万字便足矣。网络书写的自由放纵,落于纸端难免显得臃肿松懈。
  
  “《易经》百姓日用而不知”
  
   特喜欢上古经典,那些极简主义的话语,引人无限遐想,就说这《易经》吧,“天地氤氲,万物化醇”,“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小时候听高人讲,蒋介石(蒋中正)的名字便源自《易经》。当初好奇,而今随便百度一下,便得其详。
  大学时特地选修这门课,老师还传授了如何以筮草占卜,记得足足摆弄了两节课。渐渐都忘了,然有股子气尚在。
  见北京科技出版社有《杨力讲〈易经〉》的活动,便早早赶了过去。文、史、哲不分家,眼前这一女子在医学上的道行亦不浅,生面别开。
  杨力教授十二岁便接触《易经》,至今五十载。当日,她着眼于大众与俗常,举出革命、文化、人文、与时偕行等均源出《易经》,“百姓日用而不知”。
  有人问她对于南怀瑾的看法,她避而未谈,讲了另外的东西。
  过了一会儿,觉得还是要比较一下为好,于是转而问,台湾学者傅佩荣近年人气颇望,杨力教授觉得大陆和台湾对于国学的研究有何异同?
  出版社的人示意类似问题才有人问过,然杨力教授拿过话筒,道:深刻方面,他们差一些,但是台湾的学者海阔天空,写得很自由。
  也算读过几本易学方面的书,发现学者们真是各有神通。终究觉得,关键要看原著,读得懂与不懂都是收获。“一阴一阳之谓道”。
  
  “怎么说来着?‘千里共婵娟’前面一句……”
  
  更多的是看到于丹和易中天站在一起,而今她和康震同台讲“古典之美与现代生活”,年龄上是接近,但是康震的口才明显不敌易中天,尤其缺乏那种老谋深算。
  于丹的脸上有不少小包包,不过丝毫不妨碍她说起话来依旧爆豆一般。当然,不少话说过多次了。
  于丹还善于比喻,此番将苦难比喻成一锅滚水,滚开的水会煎熬人,但是将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三样东西扔进去,结果迥异:生鸡蛋给煮得里外都硬邦邦的,就像那种因为苦难给磨得终日剑拔弩张、指责抱怨的人,似乎生活总是对不起他一个;有型的胡萝卜煮成了胡萝卜泥,仿佛随遇而安、循规蹈矩、丢失自我的人;干茶叶则舒展开来,令滚水亦化作香茶。遥想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他们不仅自己得以舒展张扬,而且带来茶香一片。
  她不忘开康震的玩笑,说他是开茶馆的,将这几壶茶都拎了出来。
  于丹的背功是超一流的,见讲《论语》的小妮子噼里啪啦一大堆唐诗宋词涌了出来,康震亦口若悬河起来,偏偏在讲到“千里共婵娟”时卡住,扭头笑问于丹,“那句怎么说来着?‘千里共婵娟’前面一句我想不起来了……”
  偶尔看过几期康震的节目,很是认同这么个说法:苏东坡结合了几个人的风采,有着李白的旷逸超凡、杜甫的执著坚守、白居易的穷达融通、陶渊明的悠然情怀。
  别不多言,尘世间所有的阅读最终均都落在那句话上:但愿人长久。
  
  “《年选》唯一的不足是选我的太少了”
  
  文选这种体例自梁昭明太子萧统始便很有名很有议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的太阳鸟文学年选十周岁了。
  “这一系列书是一片沙漠中的珍珠,也是一片珍珠中的线索,”作家阎连科这一评价甚妙,他还有话,“唯一的不足是选我的太少了。”
  到底是鲁迅研究专家,孙郁说这套书有着“立此存照”的价值。
  作家格非关注的是全国有十来家年选,为什么说这个最好?第一要看谁选的,第二要看谁出版的。这一思路简单明了,这套书的主编是王蒙,执行主编是林建法,每一分卷的主编亦均识见不俗。
  女作家徐坤笑说这套书选自己的更少,但她还是前来助阵,她喜欢这套书的“各色”。
  年度散文卷主编王必胜的发言苦水不少,自豪不乏:首先这是从四十多家刊物里遴选,所重者是人文精神。
  他还开心地说这套书在机场里都有了,连盗版也出现了。文化人用这样的措辞来表述自己的活计,足见当下文学作品推广之不易。不过,大实话总是可爱。
  此外还有十来家文学年选,煞是好玩,其间亦颇有出手不凡者。朋友柳绦便认为另外某家年选如若搞庆典,同样可以拉来不少作家溢美助阵的。个中,故事,多多。
  归根,多家竞争,各擅胜场,不坏。
  
  “中国人在那么困难的时期有《未央歌》这么明亮灿烂的一段”
  
  夜未央,歌未央。
  关于这本书,有几个说法,当大陆人在读《青春之歌》的年代,港台海外华人青年捧读的是《未央歌》;这本书和《围城》齐名;李安执导《色,戒》,《未央歌》被指定为汤唯的必读书……这些话巧妙有之,比附有之,于我而言最感性最直接的还是歌手黄舒骏传唱坊间的同名歌曲:

    只是不知道小童的那个秘密 
    是否就是蔺燕梅
    在未央歌的催眠声中
    多少人为他魂萦梦牵
    在寂寞苦闷的十七岁
    经营一点小小的甜美
    ……
    那朵校园中的玫瑰
    是否可能种在我眼前

  《未央歌》亦可视为“文学中的玫瑰”,而今绽放于我们眼前。其间历经大半个世纪。此书写毕于1945年(作者年方26),延宕至1959年才在香港出版,据说是自费。8年后有了台湾版。
  此番,引进此书的黄山书社请来87岁的学者何兆武,他是在场者中唯一的西南联大学生,“小说不是历史,不能以写历史的标准要求它。《未央歌》写的并不是真实的西南联大的生活,那时的生活更苦、更严酷。”而书评人刘苏里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细忖,这未必是历史的真实,但至少是一个人的“艺术化的真实”。
  “中国人在那么困难的时期有《未央歌》这么明亮灿烂的一段。” 北大教授张颐武感慨道。
  西南联大,这一抗战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组建的学府,已然民族危亡之际的一段传奇。其间的隐约与幽微、激荡与烂漫,不断回转身来。
  
  “洋葱自己剥着自己”
  
  十专家荐书活动是北京书展的“保留节目”,雷颐、刘兵、朱正琳、黄集伟等人向读者推荐的书均颇具各自的风格,最值得一提的则是翻译家余中先、书评人止庵、学者白烨不约而同推荐了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译林出版社)。
  一个德国著名的作家,在六十年后、在获得了诺贝尔奖后写自传,自揭伤疤:十七岁时加入了纳粹党卫军。
  他说自己累了,“只有回忆能让我保持清醒。”
  不少人一拿到书便翻找最夺目的那一部分。
  事实上,这是一本令人沉默之书。
  能讲的和不能讲的,均已在书里——洋葱自己剥着自己,一层又一层。
  是的,一个老人想把自己的桌子清理干净——即便这未必就是最初与最终的真实。
  
  “我们都是‘兔子’一样的小人物”
  
  写着写着他就老了,写着写着他就成了大师——美国当代作家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一部比一部厚,总计125万字,包括《兔子,跑吧》、《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和《兔子歇了》(其实还有个不能算作第五部曲的第五部曲),小说描画了以主人公哈利•安斯特朗(诨号“兔子”)为代表的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在上海译文社重译之前,学者止庵已看过了此书的其他几个译本,觉得兔子的故事虽漫长却不啰嗦,就像一条河流,流了十年,有新的人和事到来,然后再流下去。
  《外国文学评论》主编盛宁表示,厄普代克是写性的老手,高手,是他那一代写得最好的。而且他笔下的性很雅,不像菲利普•罗斯往往指向变态的性。他还指出哈利的姓“安斯特朗”的词根有着“焦虑”之意。
  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认为这本书刻画了中产阶级等小人物的道德困境,一言以蔽之,“我们都是像兔子一样的小人物”。
  厄普代克有着美国当代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之誉,而我国的中产阶级日渐形成气候,所以这套书的新译别具意味。
  止庵则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只有中产阶级这个名字和美国相同。”兔子从头到尾都是迷惘的,与其说这部书对中产阶级有借鉴作用,倒不如说对中国知识分子有意义。
  博士李建军读了2007年的中国著名作家的一些长篇,几乎愤怒,觉得厄普代克这样的作品要是给我们的作家写,不知会写成什么东西!
  将当下真刀真枪地纳入笔端,的确有待修炼。表面上看“兔子四部曲”更像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的路数,然真地这么一路写下来,便形成了漫漫画卷,岁月的魂儿也就凸现了出来。而且,厄普代克一直在思考性爱、艺术、宗教在当代社会的纠结与辗转,见解非凡,对这一切形象化、文学化的展示尤其体现了其功力。
  颇心仪此君多年前一语:“没有堕落的亚当只是头猿。”
  什么叫堕落,谁是亚当,何又为猿?


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MSN/QQ上粘贴发送 顶部